按照“集團化運行、集約化管理、精益化生產、標準化作業”的要求,進一步夯實公司基礎管理。堅定不移地堅持體制、機制和管理創新,圍繞企業可持續發展這一課題,積極探索企業發展的新途徑和新模式,進一步增強企業發展后勁。適時建立分廠制,使各生產車間成為成本控制中心。繼續完善事業部制,使焊材和閥門事業部更具創造動力和創新活力。
推行卓越績效模式,開展“質量管理、安全生產、環境保護”三標一體認證,加快核電產品認證取證工作。廣泛開展同業對標、扎實推進“6S”管理。加強班組基礎管理,按照精細化生產、標準化作業信息化管理的要求,實現電腦進班組、網絡全覆蓋。
加強內部預算管理,推行滾動的財務預算管理,加強成本管理和預算執行,提高企業經營的風險預控能力。
加快在生產、經營和管理活動中應用現代信息技術,實現管理信息化、商務電子化。健全和完善客戶管理系統、物流管理系統和倉儲管理系統。
堅持“安全第一、預防為主、綜合治理”的方針,認真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,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安全生產的組織體系和工作體系,推行安全生產“四全”管理,即全員參與、全過程管理、全方位監督、全面落實和考核。建立和健全風險管理體系、應急管理體系、事故調查體系、安全教育技能培訓體系、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和安全評估體系。按照“三個百分百”的要求,逐步實現安全生產“可控、能控、在控”。 |